從精美的絲綢毛紡織品到珍貴的多民族語言文字的簡牘文書,從美輪美奐的壁畫雕塑到造型各異的金銀、彩陶、青銅器等國家寶藏……正在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展出的「錦繡西域 萬里同風——新疆絲路文化特展」,匯集了來自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和成都蜀錦織繡博物館的134件/套精美展品,其中珍貴文物78件(套),以雄渾壯闊的西域場景氛圍,讓觀眾身臨其境地感受絲綢之路的繁盛景象。是次展覽將持續至10月27日。
◆文、攝:香港文匯報記者 向蕓 成都報道
作為古絲綢之路的樞紐和中華文明向西開放的門戶,新疆早在先秦時期便與中原地區保持著密切聯繫。近年來的考古證據表明,農耕與遊牧、東方與西方,中原文化、西域文化與外來文化,都曾在新疆碰撞、交流、融合。而獨特的地理、氣候環境,則讓大量遺落在古絲綢之路上的精美文化遺存得到完好的保存,為後人研究絲綢之路古文明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
是次展覽匯集了金器、青銅器、彩陶、編織品、簡牘文書、壁畫等文物珍品,涵蓋先秦至宋元時期,圍繞「絲路雛形」「絲路華章」「絲路梵音」「絲路交融」等主題,為觀眾呈現古老絲綢之路上錦繡西域的繁華盛景。
探尋絲路發展歷程
步入展廳,巨幅投影上的錦繡紋樣、嘉峪關線稿以及駝隊剪影,在移步換景間帶領觀眾開啟了絲路之旅。
展覽中的單耳帶流彩陶杯,看起來「貌不驚人」,但卻是當時古人農耕定居生活的實證。考古學上一般把平底陶器和發達的彩陶視為定居農業民族對人類文明的一大貢獻。該陶器上部繪有網狀菱格紋,是察吾呼文化陶器的代表,這意味著察吾呼居民當時已經有了定居和農業生活。
而東方與西方的青銅冶煉技術在西域交流融合,使得新疆出土的各類青銅器既帶有中原文化因素,也兼具地方特色,體現出新疆地區文化的多元與包容。是次展出的葉脈紋銅斧,其形制則與南西伯利亞安德諾羅沃文化和卡拉索文化有許多相似之處,反映了其文化上的內在聯繫。
造型精巧、紋飾細密的金飾是絲綢之路雛形時期的另一看點。展覽中的對虎紋金帶飾和虎形圓金牌,將老虎的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事實上,新疆地區多個遺址都出土過動物紋金飾,體現出草原粗獷的動物風格藝術和綠洲農耕文化相結合的特點,表明在張騫出使西域前,中原與西方已有了一定的經濟、文化交流。
甘肅、青海地區的彩陶文化、粟作農業技術向西傳播;「蜀身毒道」的出現,讓巴蜀地區生產的絲綢最遲在戰國時期傳入西域……不同地域人群間的交往,使得先進的生產技術得以傳播和發展,西域各地的社會、經濟、文化發生了巨大變化。
見證中央統轄西域歷史
是次展出諸多重要文物,都是古代中央政權經營管理西域的重要歷史見證。
比如展覽中的一件佉盧文木牘,初看是「平平無奇」的一塊木板,但上面墨書的五行佉盧文,卻是人們了解當時西域情況的珍貴歷史資料。尼雅遺址曾出土上百件佉盧文文書,內容涉及社會、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和法律等,生動呈現了當時的社會生活與風貌習俗。
一件唐代彩繪伏羲女媧麻布畫,也是文化交流的實證之一。這件麻布畫於1966年出土於新疆吐魯番市阿斯塔那墓地,畫面中的伏羲和女媧均為彩繪人首蛇身,蛇尾相交。作為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重要人物,伏羲和女媧被認為是中華民族的始祖和創世神。在新疆阿斯塔那墓地群,共出土了73幅較為完整的伏羲女媧絹麻畫,其中一些圖將伏羲女媧描繪為漢人的形象,另外一些圖則將伏羲女媧描繪為深目高鼻的胡人形象。漢胡兩種風格同時出現,證明新疆地區各族先民在祖先認同上與中原地區達到了深度統一。
展覽中的重光元年汜法劑隨葬衣物疏、開元四年《論語 鄭氏注》、延昌廿六年墓誌等文物,則表明漢唐時期以儒家典籍為代表的中原文化傳播到新疆各地,並產生了深刻影響。
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原館長、四川博物院首席專家侯世新看來,絲綢之路既是一條商貿之路,更是一條文化傳播之路,而且文化的影響更加久遠。西域作為文明的「十字路口」,世界四大古文明曾在此交流匯通,通過絲綢之路所進行的多元文化交流,是牽動各種文化繁榮發展的重要力量。
評論